山东省晶型药物重点实验室

首页 > 动态简报

动态简报

    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应该更有针对性

    在日前举办的“2013浙江农业博览会”上,大学生农业创业成果成为一大特色,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参观。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并强调要“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自主创业的队伍。然而,相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10%以上的创业率,我国高校毕业生不到2%的创业比例显然不尽理想。创业动力不足、成功率不高的背后,有哪些需要政策及时调整优化的地方?相关部门在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让我们听听大学生创业者们的亲身经历,答案也许会更加明朗。

      ■创业教育能否更有针对性?

      “与开设课程相比,更需一对一的帮助”

      近两年,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大赛搞得热火朝天。不少获奖者一参加完比赛就有风险投资商找上门来,顺利地开办起公司。

      这股热潮也激励着济南大学信息学院读大三的于宏斌,“我也要创业!”今年6月,于宏斌所在的智慧校园社团,与文化产业社团、数字媒体社团一道,发起成立了一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小于任总经理。他们打算借助身在校园、更了解学生诉求的优势,打造一款“智慧校园”软件平台,让学校生活更加方便。

      不过,真正投入到创业过程中,于宏斌才发现,创业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学校老师帮助下,这些还有些孩子气的大学生,从一名企业家校友那里借来30万元注册资本金,承诺一定期限内还清。原本想着兑现承诺没问题,却发现软件开发需要较长周期,已近年底,也只做出一个大构架。半年来,公司运营全是凭另一项业务在支撑——花10万元购置了一台LED大屏幕,通过为晚会、庆典、活动提供舞台服务赚钱还钱。

      “比起做舞台来说,他们正研发的‘智慧校园’要难得多。目前来看,项目构思还有些模糊,需要考虑再清楚些,真正让好想法落地。”济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孙卫星评价道。于宏斌也坦言,现实与理想之间确实存在不小差距,“需要学校里、社会上有经验的老师推着我们走。”

      正如小于所言,一项调查表明,七成以上的创业者需要创业培训,九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对创业很有帮助。国务院办公厅今年也发文要求,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在我们学校,大多数人还是想考研、进企业、当公务员,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只占很小比例。”于宏斌觉得,比起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来说,手把手、一对一的创业辅导与帮助来得更加实在。

      举办创业竞赛,可让学生全程谋划、全面学习,效果不错,但受益面窄;专门开设课程,受益面广,可针对性又不是很强。有专家建议,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组建由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组成的创业服务团队,根据创业者的个性需求提供方案设计、项目选择、风险评估等“一条龙”创业资源服务。

      目前,这一设想也已在一些高校实现。浙江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院校建立了类似的导师带徒机制,招募当地企业家做创业导师,学生们需要请教问题可随时联系,“大手拉小手,路途更好走。”

    录入时间:2014/11/27 23:34:35 Hits:1401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jingxingyaowu.com/show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