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晶型药物重点实验室

  • 用户名:
  • 密 码:
首页 >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一)晶型药物的基本理论研究 实验室主任吕扬研究员起草了我国首部优势晶型研究专著《晶型药物》,实验室在SCI或国内核心期刊新增论文7篇,为我国药物晶型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提升了我国药物晶型研究的整体水平。
    (二)晶型药物的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承担了药物优势晶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本项目旨在建立药物晶型物质基础技术,药物晶型物质分析技术,优势药用晶型生物有效性评价技术,晶型药物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以解决制约我国晶型药物发展和药物晶型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三)晶型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目前,列入2005年版《中国药典》固体药物630个,目前发现《中国药典》收载的多个品种存在多晶型,而这些药物的同质异晶的临床疗效存在很大差异。而真正把药物晶型纳入质量标准的仅有棕榈氯霉素和甲苯咪唑两个品种,这也是导致国产药不如进口药的重要原因。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把基本药物大品种晶型药物改造研究作为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晶型药物重点实验室的研发的重要方向就是从国内上市的大品种晶型药物着手,筛选新的优势进行,建立产业化生产路线,制定晶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提高已上市大品种药物的质量标准,从而真正消除国产药不如进口药的谬论

    (四)晶型药物品种研究 近三年重点实验室利用四种关键技术全面开展了药物研发和已上市药物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完成新药研发16项,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12项,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8项。

    Ø 国家2类新药葛根素口服固体制剂项目

    葛根素晶Ⅴ型口服固体制剂是通过晶型改造获得新型给药途径制剂,通过实验证明葛根素晶Ⅴ型明显优于已上市其它晶型。葛根素晶V型在口服固体给药时具有吸收速度快、血药浓度高、持续平台长的优势特性,其最高血药浓度是其它晶型的5~16倍。通过比较葛根素晶I型、晶II型、晶IV型与晶V型样品在生物体内吸收与血药浓度上存在差异性,其药效学特征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时间点、大鼠胃肠道吸收量为晶V型远远大于其余各种晶型,并显示出葛根素晶V型成分具有给药后吸收速度快,最大血药浓度高、保持平台期时间长等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表明了葛根素晶V型更易于通过胃肠道吸收而发挥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Ø 罗红霉素晶型研究与评价

    重点实验室发现了罗红霉素化合物有晶A型、晶B型、晶C型三种固体物质存在形式;发现使用罗红霉素不同晶型物质作为活性成分制备开发出的各种药物制剂及药物组合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李司忒菌、卡他摩拉菌、军团菌等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五官科感染等疾病中发挥的优势临床治疗作用疗效不同;发现晶型影响罗红霉素固体药物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速度、增强或减少生物体内血药浓度从而影响药物在临床中的疗效作用。晶A型较晶B型、晶C型吸收好,在1小时可达最大浓度,表明罗红霉素的晶A型更易于通过胃肠道吸收而发挥较好的临床疗效作用。 

    Ø  阿托伐他汀晶型研究与评价

    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了阿托伐他汀化合物以α晶型、β晶型两种固体物质存在形式,发现晶型状态的不同影响阿托伐他汀固体药物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速度,通过增加或减少生物体内血药浓度从而影响药物在临床中的疗效作用。  

    Ø  左氧氟沙星晶型研究与评价

    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了左氧氟沙星化合物有晶A型、晶B型、晶C型三种固体物质存在形式,发现晶型状态的不同影响左氧氟沙星固体药物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速度,通过增加或减少生物体内血药浓度从而影响药物在临床中的疗效作用。  

    Ø  泮托拉唑晶型研究与评价

    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了泮托拉唑化合物有晶态、非晶态两种固体物质存在形式,发现晶型状态的不同影响泮托拉唑固体药物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速度,通过增加或减少生物体内血药浓度从而影响药物在临床中的疗效作用。   

    Ø  阿那曲唑晶型研究与评价

    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了阿那曲唑化合物有晶A型、晶B型、晶C型三种固体物质存在形式,发现晶型状态的不同影响阿那曲唑固体药物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速度,通过增加或减少生物体内血药浓度从而影响药物在临床中的疗效作用。